#Thieme未来星计划荣誉推出消化病学专题,我们将与未来星计划的小伙伴们持续推荐解读与消化病学相关的最新研究,欢迎关注。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本期推荐 & 解读 BY
单飞 | 南昌大学
↓ 消化病学专题丨58
背景
采用一种计算机辅助(CAD)系统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胆总管(CBD)取石的技术难度进行评估、评分和分类。随后通过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评估了CAD系统的有效性。
7%-12%的胆石症患者发现胆总管结石,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内镜逆行(ERCP)是结合括约肌切开术清除CBD结石的首选方法。ERCP结果根据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这些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因几个因素而异,技术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能够方便评估与CBD石块清除技术困难相关的因素的测量工具。因此开发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的ERCP取石技术难度评分和辅助系统,可以预测CBD取石的技术难度得分。在此,前瞻性地收集了与内镜取石技术难度密切相关的额外综合临床指标。为了进一步验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可行性,调查了技术难度得分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Endoscopy
Huang Li et al.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以英文原文为准,欢迎识别二维码阅读。
方法
纳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胆管造影图像,CAD系统分析取石难度水平,并将其分为“困难”和“容易”组。随后,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结局的差异,包括取石次数、取石时间、总手术时间和结石清除率。
开发和更新了一个由三个模块组成的CAD系统。模块1负责结石、CBD、十二指肠镜的分割,并为后续测量模块提供基础。模块2接收来自模块1的像素级分割结果,测量结石尺寸、结石数量、远端CBD直径、远端CBD臂、远端CBD角度和十二指肠镜直径,远端CBD角度定义为沿CBD病程从壶腹口开始的第一个角度,远端CBD臂定义为远端CBD角度点与壶腹口之间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十二指肠镜直径(11.3 mm)作为将参数单位从像素转换为毫米的标尺(图1)。模块3接收来自模块2的测量结果,并根据ERCP取石的技术难度分级量表将其分配给技术难度分数(图2)。

图1. 简单组(a、b)和困难组(c、d)组的典型胆管造影。根据与胆总管(CBD)解剖和结石特征相关的5个因素来评估技术难度。 1.石头的大小-最大的石头的大小。 2.十二指肠镜的直径-胆管造影上的十二指肠镜的范围大小。 3.远端CBD直径-远端CBD被定义为距离大壶腹开口1cm的近端部分。 4.远端CBD角度-沿CBD过程从壶腹孔开始的第一个角度。 5.远端CBD臂-壶腹孔与远端CBD成角的角点之间的长度。

图2. ERCP取石技术难度分级量表。
每位患者都接受了常规的ERCP检查。在造影剂注射之前,助手确保导管或括约肌切口中的空气被排出,并常规吸入胆汁以减压。在成功插管后,括约肌切开术前尽快进行对比注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和结石与混淆的风险。在ERCP期间,当造影剂充满整个胆管时,内镜师将放射科视频冻结;此后,CAD系统在不干扰正常ERCP视频的情况下,在附加屏幕上自动生成技术难度分数和视觉标签。内镜师自行决定选择任何适合评分的胆管造影。取石后,注射对比剂,并将充气的球囊导管沿CBD撤回到十二指肠,以确认结石清除。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ERCP程序被分为“困难”和“简单”组。
主要结局是取石的次数,次要结局包括总手术时间(即总ERCP持续时间)、取石时间(即从第一次尝试取石到最终取石的时间)、单次取石率、总取石率和术后不良事件。
结果
来自三家医院的173例CBD结石患者被纳入研究。与CAD分为容易组相比,CAD分为困难组的取石尝试次数更多(7.20比4.20,P<0.001),机器碎石次数更多(30.4%比7.1%,P<0.001),取石时间更长(16.59比7.69分钟,P<0.001),单次取石率较低(73.9%比94.5%,P<0.001),总取石率较低(89.1%比97.6%,P=0.019)。
在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6月15日期间,共从三家医院招募了231名CBD结石患者。其中,173人符合纳入标准。共有58名患者被排除在外,原因如(图3)所示。患者队列的特征如(表1)所示。总共有46名评分为0或1的患者被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归类为困难组,127名评分为2或以上的患者被归类为容易组。图1显示了两组的四个典型图像。

图3. 研究流程图。

表1. 患者队列的特征
与简单组相比,困难组需要多尝试三次(95 %CI 1.58-4.40; P < 0.001)和更频繁的机器碎石(30.4 % vs. 7.1 %; P < 0.001)才能清除结石。困难组和简单组的单次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3.9%和94.5%,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9.1%和97.6%。结石清除失败的病例主要是由于结石尺寸较大和远端 CBD 臂较短所致。有四名患者因结石充满 CBD 而无法清除结石。另有两例患者因年老无法忍受长时间麻醉而放弃取石。困难组的取石时间(16.59vs.7.69 min;P<0.001)和总手术时间(29.26 vs.22.71 min;P=0.003)分别显著高于容易组。(表2)总结了两组临床特征的统计比较。

表2. 计算机辅助系统分类困难组与容易组临床指标的差异。
需要较长的取石时间才能去除困难结石,如(表3)所示,在较长的取石时间组中检测到较大和多个结石的频率较高。

表3. 长提取时间组和短提取时间组技术难度因素的比较
结论
CAD系统有效地评估和分类了ERCP中内镜取石的技术难度程度。此外,它自动提供CBD和结石的定量评估,这反过来可以帮助内镜医生使用合适的治疗和干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镜取石可能带来的风险。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在三家医院前瞻性地验证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并评估了ERCP取石技术难度分数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该系统定量测量了与技术难度相关的五个因素,然后将ERCP手术评估并分层为技术难度和容易组。与容易组不同,困难组的手术结石清除率较低,抓取尝试较多,机器碎石次数较多,取出时间较长。两组的不良事件没有统计学差异,因为只发生了三次不良事件。
CAD 系统可自动对CBD和结石进行定量评估,从而为治疗和介入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根据ASGE和ESGE指南,结石和胆管的定量评估是ERCP的基石。ESGE 指南建议,小于6毫米的结石最适合使用取石球囊,大于10毫米的结石则更适合使用篮式导管。小于8毫米的结石无需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即可取出。当结石大小超过15毫米时,应考虑放置支架,可能需要使用其他介入技术进行多次手术。考虑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选择12至20毫米的大型球囊也是基于CBD远端的宽度。在ERCP过程中,准确评估上述参数可能非常麻烦,这会分散内镜医师的注意力,使其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手术。拟议的CAD系统可满足这些需求,它能及时、定量地评估CBD的解剖结构和结石,为内镜医师的判断和经验提供支持,减轻他们在详细因素评估和其他方面的负担。
总之,该研究设计、实施并验证了基于ERCP的CAD技术难度评分系统。CAD评分系统可以有效评估和分类ERCP期间内镜取石的技术难度,并自动提供CBD和结石的定量评估。这些发现反过来又能帮助内镜医师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和介入技术,以降低内镜取石术的相关风险。
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ESGE)及其附属学会的官方期刊。
Endoscopy为关于胃肠道内窥镜检查的最新技术和国际发展的重要期刊。在国际编委会的专家指导下,本刊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以满足全球内窥镜医师、外科医生、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需求。
Endoscopy每年出版12期,内容包括高质量的综述论文、原创论文、前瞻性研究、有价值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调查、以及对最重要的国内和国际会议进行的深入报道。文章经常辅以在线视频内容。
在Endoscopy上出版的所有论文都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基于在线投稿和快速处理,保证了电子版和印刷版的出版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