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eme未来星计划荣誉推出神经病学专题,我们将与未来星计划的小伙伴们持续推荐解读与神经病学相关的论文与研究,欢迎关注。同时,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本期推荐 & 解读 BY
刘梦真 | 首都医科大学
↓ 神经病学专题丨95
癫痫的病因是神经元异常放电,本身时因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引起,而抗癫痫药物很多有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有时可能造成日间嗜睡等情况,研究发现,超过50%的癫痫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睡眠对很多癫痫放电和癫痫发作有激活作用。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可引起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IED),尖波发放频率增加,并在动眼睡眠期(REM)减低。尽管快动眼睡眠期癫痫发作少见,但在动眼睡眠期间发生的癫痫样放电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病灶。如果在清醒或非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观察到多个癫痫病灶,则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持续放电的部位更有可能是患者癫痫发作的病灶。
Seminars in Neurology
Carl W. Bazil
Semin Neurol 2017; 37(04): 407-412
DOI: 10.1055/s-0037-1604352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英文原文为准。
癫痫发作会影响睡眠周期,加重睡眠就够异常和白天嗜睡程度。前额叶和颞叶癫痫可能会干扰夜间睡眠,导致日间困倦和疲劳。Landau Kleffner综合征(LKS),也称为获得性癫痫失语,是一种以获得性词语性听觉失认、颞区为主的脑电图异常放电、常伴有认知和神经心理行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儿童期癫痫性脑病。此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ADNFLE)是睡眠相关过度运动癫痫的一种显性遗传类型,表现为丛集性、短暂性(20-50 秒)的频繁过度运动发作,发作起始和结束突然,并缺乏发作后症状。
异态睡眠是指在睡眠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的现象,极易与癫痫的诊断混淆。最常与癫痫混淆的异态睡眠包括意识障碍、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等。因为异态睡眠常发生在晚上,因此旁观者通常不了解发作开始时的症状。下表列了常被误以为癫痫发作的异态睡眠症状。
异态睡眠
抗癫痫药物对睡眠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苯巴比妥、苯妥英等可减少REM睡眠时间,氯硝西泮可以降低睡眠潜伏期,可能失眠的癫痫患者有益。新型抗癫痫药物与传统抗癫痫药物相比,副作用相对更小。研究发现,局灶性癫痫发作的患者在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的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多导睡眠图检查,发现慢波睡眠减少。此外,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对睡眠没有影响。加巴喷丁可增加慢波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提高睡眠质量。目前关于奥卡西平、唑尼沙胺和托吡酯等的研究较少。迷走神经刺激被批准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发作,可改善夜间睡眠和日间嗜睡症状。但刺激迷走神经的同时会刺激脑干其他结构,其中包括与睡眠和警觉有关的组织,因此也可能会影响患者睡眠。
抗癫痫药物对睡眠的影响
睡眠、睡眠障碍和癫痫之间关系复杂,彼此影响,且互为因果,适当的治疗手段以及合理用药有助于改善睡眠症状,同时控制癫痫发作。
Seminars in Neurology是有关神经疾病评估、诊断和治疗最新趋势的综述期刊。涵盖领域包括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肌营养不良、神经免疫学、脊髓疾病、中风、癫痫、运动神经元病、运动障碍、高级皮层功能、神经遗传学和神经眼科学。每期都在专家客座编辑的指导下完成,并要求投稿人聚焦于一个热门的临床主题。
对该领域最新信息的最有时效性的报道使该期刊成为神经病学家和大众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