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Einstellungen
     
 
 
新闻
未来星分享 | 专利申请创意从何而来? 2020-08-09

5f067118239f1.jpg


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 爱迪生 —


/


本文作者:那些年的阿司匹林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专硕在读。在一个温馨、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从一名科研小白慢慢成长起来。目前SCI已发3篇(影响因子最高4.0),在投3篇(影响因子最高5.6),4项专利在申请,已授权2项。

本文作者独家授权,转载请注明。


//

专利,没你想得那么高精尖。


近期在忙专利申请的事情,正好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利申请的知识,以及从科研小白的角度构思申请专利的创意从哪来,下面就跟随笔者进行思维发散,设计属于你的专利吧!

笔者目前已有两项国家实用型新型专利,在申请2项实用型专利以及2项发明专利,目前还有新的想法在筹备。

专利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看来那一定是特别高精尖的东西,其实不然。专利代表了一种创新意识的知识产权,即当你有某个想法或者创意或者技术革新,当然前提是这个创意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由你第一个向政府机关提出申请,并由申请机关颁发文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种法律状态,即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

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这里我们主要聊一下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


///

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专利是大家普遍意义上所理解的专利,涉及产品或方法的新技术方案。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提到专利,通常指的都是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比较有中国特色,可以理解为“小发明”,涉及产品的形状或构造方面实用性强而发明高度相对较低的技术方案。由于中国的专利制度沿袭德国,所以也承继了德国的实用新型制度,并由于其审批快、费用低而在中国被广泛使用。

那么专利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在我国,专利也是科研成果的代表,代表了一个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对于申请基金、评审职称都可以增加筹码。如果还能进行成果转化,那获益可就相当多了。比如,很多人可能熟知并且童年吃过的的荧光棒棒糖,就是美国的邮递员科尔曼和施洛特发明的,并且申请了专利,卖给了糖果公司,后来赚了上千万美金。再比如,我身边的一个老师的专利卖给了生物公司,赚了30万,而他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想法并申请了专利而已。这么看来,拥有几项专利对于个人而言是有极大好处的。


///

创新源于实践

专利来源于创新的想法,那怎么才算创新呢?

好的想法还是来源于实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这是创新的来源。如果前人恰好没有想到这方面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个创意进行专利的申请。

不要觉得事情多么的简单就不屑于去做,比如上文的荧光棒棒糖,也是个简单的想法,抓住了孩子猎奇的心理,找到了相应的市场,就产生极大的获益。那怎么去发现问题呢,之前笔者在一篇名为《浅谈科学思维之问题是怎么发现的》当中谈及了如何去发现科研问题,这里就从专利的实用型的角度再次进行思维发掘,一起探讨申请专利的思维创新。

首先从生活谈起,比如笔者不爱喝饮料就爱喝水,冬天时往往一杯水还没有喝完就凉了,就得反复人为续热水,而且温度还不能控制。以此问题进行发散思维,那我就想了,如果杯子可以自己加温不就好了吗,那么就要设计这么一个可以自动加温的杯子,当水温低于多少度时就自动进行加温,加温到一定的温度时自动进入保温模式,这样我就可以随时喝到合适水温的水了。那这个解决方案设计成专利难吗?一点也不难,专利不要求是已完成的产品,只要是你提供这么个想法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再设计成文稿就可以了。就像这个,可以在杯子的底部设计个加温的金属垫片,杯子内部添加一个感应温度装置,杯子既可以设计成充电的也可以是蓄电的,就这么简单。

继续发散思维,如果晚上渴醒了,开灯找杯子又太刺眼,如果杯子可以发光就好了,所以声控夜光水杯就这么应运而生了,是不是挺很简单。这样的就可以申请实用型新型专利了。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生活小创意,比如荧光羽毛球可以满足在晚上打球的体验;电感应闹钟,提醒自己起床又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等等。

那么,对于科研小白来说,除了生活上的创意还能有什么其它的想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专业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举例说明,现在实验室有许多检测传染病的检测试剂,但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环境下才能检测结果,而临床中医生的职业风险暴漏是相当大的,很多人在紧迫而不知情的情况下会被感染一些传染病,那么怎么能够有效的改进这一问题呢?

现在有了专业知识背景还有临床问题,想法就来了,怎么能够简便快捷的检测到病毒的存在而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呢?设想,如果能有一种特殊的检测手套,手套的表面涂有对应各种病毒的检测抗体,同时检测抗体与特殊的荧光染料相结合,当手套表面的抗体接触到患病的抗原时,抗体被中和掉,就会有相应的荧光染料显色,通过手套表面的颜色变化就能感知某种病毒的存在,这不就是一个简单有效而又切实可行的想法呢。这个解决的方案当中,以实验室检查的专业知识作为背景,又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导向,通过我们的创意构思便可以申请专利了。是不是觉得专利也没那么神秘。

接下来,还有实验研究与科学问题相结合的导向方法。那就是通过我们研究的基因来申请发明专利,也是笔者接下要申请的一项。比如讲,当我们做一些实验后,发现某个基因可以影响肿瘤的什么特性,只要有这么个趋势,便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申请发明专利,比如在前期的测序中我发现了某个基因在肿瘤里差异表达,可能影响肿瘤的侵袭的特性,进而我又进行了功能学实验验证,通过这些数据便可以申请基因领域的发明专利。

还有好多已授权的专利,如转录因子FOXD1的新用途,以及NFIC 基因在制备垂体瘤诊治产品中的应用,这些都是在实验基础的条件下探索性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生物特性,进而提高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途径。这种实验专利的申请有个前提条件,如果相应的成果发表成文章了,那么这个基因就丧失了独一无二的特性,这种情况下专利是不给授权的,因此,专利要在于文章发表之前。专利的申请需要一定的周期,一般实用型专利需要半年,发明专利需要1年的时间,这是在进入正式的审批流程之后。

本期介绍的是专利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将创新思维转化为专利。

笔者通过生活、临床实践、以及科研实验几个角度分别举例跟大家分享出创新的思维发散。关于专利申请的流程以及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笔者会在下一期继续与大家分享。

欢迎讨论!

  - end -